400-8593-166 15921254868
  • 也说旅游

    丁真走红后一年:理塘县餐饮企业新注册近300家

    从丁真走红抖音到成为家乡旅游大使,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很多人之前并不知道四川还有一个这么美的地方——理塘。因为丁真一张充满笑容的照片,他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贫困县,变成游客们向往的“天空之城”。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理塘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达72.4%。这一年来理塘县共接待游客137967人次,旅游总收入1.52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理塘县共有5391家企业。2020年,理塘县新注册企业797家,同比下降8.4%,今年前11月新注册企业796家,同比增长34.7%。从具体行业来看,餐饮相关企业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287家,同比上涨85.2%;民宿相关企业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26家,同比上涨766.7%;农产品相关企业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47家,同比上涨193.8%;旅游相关企业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26家,同比上涨13.0%。从各行业的注册量来看,今年理塘县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近300家。一个人带火一座城,丁真做到了。 1、2021年前11月注册量同比增长34.7% 企查查数据显示,理塘县现存企业量为5391家。从近十年理塘县企业发展状况来看,2016年是企业注册的高峰期,年注册量为1113家,同比增长87.1%。此后几年注册量呈小幅下跌趋势。2020年,理塘县企业注册量是797家,同比下降了8.4%。 从今年的注册量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前11月,理塘县一共新注册796家企业,增长了34.7%。  2、今年餐饮企业注册了287家,同比增长了85.2%。 去年年底,少年丁真的视频点赞量迅速蹿升到几百万,大家认识了这位来自四川甘孜州理塘县的“甜野男孩”。丁真爆红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当地扶贫事业与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关联。今年2月,理塘县刚刚“脱贫”,依托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资源,“旅游+”产业成为理塘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抓手之一。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理塘县餐饮相关企业现存896家,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287家,同比上涨85.2%;旅游相关企业现存151家,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26家,同比上涨13.0%;民宿相关企业现存51家,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26家,同比上涨766.7%;农产品相关企业共计125家,今年前11月新注册了47家,同比上涨193.8%。 丁真带动了当地的知名度,他并不是纯流量明星,他为家乡做了很多实事,视频里的那些古街、民宿、蔬菜大棚等,因为他的宣传名声大了,游客多了、生意也多了。通过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塘建设了高原大棚果蔬基地,解决了当地人饭桌的问题。  从今年理塘县新注册企业数量来看,餐饮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较多,为287家,同比增长了85.2%。企查查数据显示,从近十年理塘县餐饮企业不断增长,2021年是近十年企业注册的高峰期。2020年,理塘县企业注册量是211家,同比增长了20.6%。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2月03日 阅读:None
  • 也说旅游

    上海启动第一批“公园+主题”建设

    11月24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上海已正式启动公园主题功能拓展专项行动,人民公园等第一批19座公园和上海大学等8所院校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从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多元方向着手,开始特色化的“公园+主题”建设。 作为人口稠密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一直在努力破解生态空间缺乏的瓶颈,通过“千园工程”等举措为民造绿,打造老百姓喜爱的文化空间和休闲去处。 “在市民希望环城生态公园融合的主题元素中,‘文化艺术’和‘体育运动’排在前两位。”据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周华杰介绍,环城生态公园带市民“金点子”征集活动显示,“主题更加多样”是市民对公园建设较关注的方面。 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签约的第一批公园主题功能拓展合作项目旨在提供实践经验,优化公园与院校的合作,*终辐射上海全市公园,项目具体分为公园功能主题创意设计、公园功能活动拓展、打造美丽校园三类。 其中,公园功能主题创意设计基于公园本身特色,整合美术、绘画、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资源,灵活植入艺术元素,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派文化公园;公园功能活动拓展着力创新公园复合功能模式,促进公园与体育、文化、影视、新媒体、红色资源等元素有机融合;打造美丽校园则是发挥绿化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帮助相关院校提升绿化景观面貌,让校园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公园”,为师生和市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美的绿色空间。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2月01日 阅读:None
  • 也说旅游

    北京环球度假区发布“冬季假日”主题活动

    2021年12月3日至2022年1月8日期间,北京环球度假区将为游客精彩呈现第1个季节性主题活动——“北京环球度假区冬季假日”体验。游客将在浓浓的节日氛围当中尽情享受环球经典的沉浸式娱乐体验。届时,游客将有机会在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欣赏到一处高达22米、流光溢彩的巨型圣诞树,品尝多达80款精心烹制的圣诞主题餐饮,选购上百款冬季限定潮流商品,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尽情释放玩儿心。此外,两家度假酒店和北京环球城市大道亦将为游客呈现更多与众不同的冬日游玩体验。北京环球影城指定1.5日门票开启预定,将助力游客解锁玩转更多冬日精彩,多一些时间慢慢沉浸在北京环球影城的冬日烂漫中,独特的冬季体验和浓浓的节日氛围将令北京环球度假区成为今年冬天不容错过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2021年12月3日至2022年1月8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将为游客精彩呈现第1个季节性主题活动——“北京环球度假区冬季假日”体验。 近十万份缤纷节庆饰品装扮22米巨型圣诞树,北京环球影城拉满温馨节日氛围。 开园后的第1个冬天,大片世界的精彩体验因冬日的到来显得与众不同。装饰一新的北京环球度假区洋溢着冬日节庆的欢乐氛围,点亮每一位踏入电影大片世界游客的冬日玩儿心。步入好莱坞主题景区,一株以竹子为灵感而打造的圣诞树随即映入眼帘,换上冬日新装的电影角色轮番在此处登场,热情欢迎每一位到访游客。漫步在好莱坞星光熠熠的大道上,游客将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包围,带有好莱坞黄金时代建筑风格的商铺被精致的圣诞花环装扮一新。不经意间还会偶遇这里备受追捧的热门电影“明星”,他们在此刻换上了鲜艳的节日“冬”装,与游客一起共释冬日玩儿心,共同迎接冬日的到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位于蓝贡湖畔、高达22米的巨型圣诞树,成为众多的主题装饰中璀璨夺目的风景。这株巨型圣诞树由近十万份缤纷节庆饰品装扮而成,让大片世界里的节日氛围烂漫十足,更成为冬游大片世界不容错过的留影打卡地。 近十万份缤纷节庆饰品装扮22米巨型圣诞树,北京环球影城拉满温馨节日氛围 畅玩冬日的大片世界,偶遇只有在冬季才能体验到的美味佳饮。游客可以随时在园区内的餐车与美食亭找到地道的圣诞小吃和饮品,热红酒和带有主题装饰的热巧克力、圣诞装饰的糖果姜饼,精致可口的美食佳饮让游客随时随地补充能量,让畅玩大片世界的精彩体验更加暖心。在侏罗纪世界努布拉岛的哈蒙德餐厅和好莱坞的落霞餐厅,游客能一边远观蓝贡湖畔华美的圣诞树,一边享用冬季限定的节日主题佳肴,在浓厚的节日氛围里与挚爱亲朋共同享受冬日饕餮,点亮温馨的欢聚时光。 畅玩大片世界,留住冬日的畅游回忆。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推出上百款冬季新潮商品定能满足你的冬日愿望清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黄人乐园,游客能够买到活力满满的运动周边产品,萌趣十足的小黄人将化身酷炫的冰雪玩家,丰富的周边产品将带你嗨翻冬日里的游乐场。以大片世界的多元灵感和冬季特色打造的限定商品,无论是装点冬日里的日常生活还是馈赠亲友,都将满足你不一样的冬日愿望清单,为游客的冬日沉浸之旅画上美丽的句点。 作为度假区一站式的餐饮娱乐中心,游客无需购买主题公园门票即可在北京环球城市大道感受别具趣味的冬季体验。冬季假日活动期间,美妙的小提琴现场演出将在北京环球城市大道奏响冬日的欢乐赞歌。当夜幕降临,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感官盛宴拉开“环球城大道缤纷之夜”的帷幕。游客将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玩转冬日夜晚的新花样。同时,众多在北京环球城市大道备受欢迎的餐厅将温情推出冬季节日主题的限定菜单,与游客们共飨美食,共庆欢聚时刻。 为了让游客有机会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冬日里缤纷多彩的大片世界,度假区内的两家度假酒店结合冬季特色为游客带来应接不暇的冬日惊喜。冬季假日活动期间,诺金度假酒店的大堂吧将提供圣诞主题的下午茶,令游客在惬意的氛围中让味蕾尽享冬季的甜蜜;两家酒店的儿童天地更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别有趣味的圣诞主题系列手工课程。为了欢庆节日里的相聚时刻,两家度假酒店的餐厅还将带来愉悦感爆棚的圣诞大餐享受,游客在大快朵颐美馔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精彩的爵士乐表演或者在平安夜偶遇小黄人等角色,与他们一起共度欢乐纷呈的节日。跨年夜当晚,游客可以在环球影城红龙酒廊举行的新年倒数派对或者诺金度假酒店的大堂吧共襄欢乐时刻,一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为了增加游客在冬日里的游园舒适度,让游客能够大限度畅享欢乐之旅,北京环球度假区在设计之初就将约2/3的游乐设施和场所建在室内或是有遮盖的空间内。随着冬季临近,北京环球度假区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为冬季游园再添暖意。例如,部分室外排队区配备取暖设备、部分室内饮水台和园区餐厅陆续向游客提供温水、室内保持恒温,令游客们在温暖中尽兴玩耍。即使在冬季,部分室内场所依旧绿植环绕,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部分户外娱乐及演出项目会根据天气及温度情况适时调整到室内进行,部分骑乘及娱乐设施也会根据气温和天气状况调整运营时间。北京环球度假区还将绿色思维纳入到建筑保暖设计当中以节能增效,让暖心行动助力可持续发展。 11月20日,北京环球影城指定1.5日门票在官方售票渠道重磅上线,助力游客解锁玩转更多冬日精彩。多玩半天,体验多一些,旅途从容一些。持有1.5日门票的游客可以拥有更灵活充分的时间,畅玩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解锁大片世界冬日体验。此外,12月3日起,北京环球影城门票礼品券将惊喜上线,为挚爱的家人朋友准备一份惊喜,兑换有效期长达365天,灵活兑换,便捷送达,与挚爱亲朋一同分享喜悦与精彩!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2日期间,两家酒店推出的圣诞住宿套餐将为游客带来包括入住与餐饮在内的悠享礼遇,为欢庆双旦的游客提供更多的度假体验选择。详情可登录北京环球度假区官方网站、官方App或致电北京环球度假区客户联络中心(电话:+86 4000-688-688或 +86 010-89688688)。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1月29日 阅读:None
  • 也说旅游

    敦煌石窟群开启甘肃文旅复苏潮:游客需“码”上预约

    11月24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随着新一轮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转变,敦煌研究院结合所辖石窟寺文物保护需要、旅游开放特点,经报请甘肃省主管部门批准,在严格落实《文旅部疫情防控指南》要求的前提下,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自11月25日起有序恢复开放。 甘肃省新一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于10月19日发布消息称,立即关停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四市的文旅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自10月20日起暂停对外开放。 同时,甘肃还取消了各类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饭店、剧院等演出场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室内场所,以及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等空间相对密闭场所的疫情防控,强化卫生管理,加强通风消毒。 时隔一个月,即将恢复开放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继续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所有游客预约购票前须提前申领“甘肃省健康出行码”和“通信行程卡”,“健康码”为绿码的游客方可预约购票。敦煌研究院提示称,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及参观过程中,自觉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健康码为黄码、红码及体温超过37.3℃的游客不得进入参观,健康码为“绿码+*”的游客,须持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检票参观。 日前,甘肃酒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将有序开放文化旅游体育场所,旅行社可开展省内组团接团业务。各类公共文体场馆和经营场所要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1月26日 阅读:None
  • 也说旅游

    青海:部省合作共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锚定到2025年,旅游人次与总收入年均增速20%以上的目标,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以文化赋能,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带动效益明显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行动方案》主要提出了两个层面的目标。一是到2025年,接待旅游人次7300万,旅游总收入800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2%。推出50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形成30条生态旅游风景道,指导3家以上旅游景区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指导4家生态旅游区申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争取打造8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完善生态旅游运营管理体系、要素服务体系、游客集散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交通便捷体系、网络平台体系,推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到2035年,旅游人次与总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入境游客人次占比明显提升,全省生态旅游标准基本完善,生态旅游体系基本建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目标。 青海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推动,着力推动六大重点行动,28项具体措施:一是国际标准带领,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一环带领、六区示范、两廊联动、多点带动”的生态旅游发展框架,构建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旅游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完善、区域协作密切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空间布局。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安全有序扩大对外开放。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丰富产业体系。打造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构建生态旅游线路,建设自然人文为主的生态旅游风景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生态旅游发展机制。三是构建目的地体系,完善设施服务。构建旅游都市——旅游县(市)——特色旅游乡镇——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旅游乡村)四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标准,提高旅游交通便捷水平。完善网络平台体系。四是加强生态教育,保护资源环境。实施开发空间管控与环境容量调控。推进生态旅游业节能减排。五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宣传推广。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全省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培育市场主体,构建生态旅游品牌体系。六是重视科技人才,实现共建共享。强化技术创新,培育人才队伍,健全智力支撑体系,建立社会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生态旅游志愿者制度。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1月24日 阅读:None
  • 也说旅游

    贵州:加快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

    近日,贵州省召开全省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工作推进会,旨在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有关批示精神,对再接再厉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作出部署。 会议提出,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贵州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 会议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履职担当、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明确盘活路径;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招商引资;实行常态督查,跟踪盘活进度。有关部门要对旅游产业化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确保完成旅游产业化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政治站位要再提高,认真履行好地方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以大力度、快速度扭转进展缓慢、进度滞后的被动局面;提供的方案措施要再准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确保高质量完成盘活任务;组织实施要再有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尽快构建立体工作体系,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责任链条要再压实,尽快建立运行包保责任制,合力推进盘活工作。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1月19日 阅读:None
  • 也说旅游

    湖北:50个文旅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655.86亿元

    11月8日,2021年湖北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签约大会在武汉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副省长张文兵出席见证签约。省政府副秘书长于红,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一同见证签约仪式。 许正中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布局,湖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文旅产业综合实力日益提升,已成湖北重要经济增长点。这次签约的重点项目,将为湖北打造旅游目的地注入新活力,为推进湖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的双赢目标。全省各地部门要群策群力提供全方位服务、善始善终做好全周期服务,促使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诚邀请企业家到湖北深入考察、洽谈合作、共谋发展。我省将进一步提升文旅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文明安全旅游环境,为广大文旅企业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让更多企业选择湖北、深耕湖北、圆梦湖北。 此次大会作为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配套活动,吸引了国内众多文旅企业代表参加。大会现场共50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达1655.86亿元,涵盖金融支持、数字文化创意、特色景区、康养旅游等相关产业。其中5个项目签约金额超100亿元,包括武汉旅游体育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约的汉口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及旅游功能提升项目、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签署的战略合作项目、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汉阳区政府签署的汉阳古城风貌区项目、北京国开青旅文化旅游集团与新洲区政府签署的未来世界国际旅游5A级景区项目、湖北交投产城控股集团与神农架林区政府签署的神农架送郎山景区文旅项目。 宜昌市、十堰市、鄂州市等地政府分管领导作了现场推介。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博士以《湖北打造旅游目的地的思考与行动》为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大会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工商联主办,楚商联合会协办,北京绿维文旅集团承办。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及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重点项目签约嘉宾、上市知名文旅企业代表、媒体记者代表等参加。                                                  来源:品橙网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2021年11月15日 阅读:None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8593-166
分类目录
文章列表
乡村旅游开发运营中的误区

乡村旅游开发运营中的误区[也说旅游]

2023/01/04

乡村旅游的形式及特点决定了其属于“无景点”旅游的范畴,不能深刻认识到这点,完全按照景区旅游的思维观念和打法来开发运营,无疑是造成目前发展瓶颈的主要原因。源头尚如此,以至于造成定位错误、运营不适、管理不顺、效益差强。 1.不进行科学规划可能是由于资金不足原因或认为规划无用的观念作崇,也可能是自信所为,许多乡村旅游的投资***视规划为无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手拍脑袋布局。再者没有核心主题,业态杂陈,照搬模仿,粗糙不精,对外形象不明,在游客心中形不成核心、准确的关注度。需要改变观念,重视科学规划的作用,用心画好一张蓝图,形成阶段性的发展计划,有序地实施落地。2.没有真正认识到消费者的需求特性乡村旅游接纳的消费者,必然是城市人群,这一点许多乡村旅游的投资运营者似懂非懂,他们似乎不明白:城里人到这里不是体验乡村生活来了吗?给他们提供原汁原味的东西不对吗?由此他们不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仍然以自己固有的心态和思维开发经营。3.错把乡村旅游当做景区来开发运营为什么乡村旅游不能按照旅游景区的模式来开发运营?是由各自的特性决定的:其占地规模、资源禀赋、投资额度、综合业态不同。在开发乡村旅游前,一定要先明确定位,知道现有的条件适合做什么?了解清楚待开发区域周边的交通区位、文化积淀、以及政策法规,继而因地制宜,靠山做山,靠水做水。 4.不注重文化挖掘文化不仅可以挖掘,也可以打造,关键在于你是否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正确地确定主题文化,选择适合你的文化,用好你已有的文化,采取可视见、可体验、可触摸的方式把它充分彰显出来,你的底蕴就深厚了。文化是魂,没有文化的乡村旅游是乏味的,始终立不起来,给人留不下明晰的印象,长此以往,自然会消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中。5.不可迁走原住民没有原住民的存在,没有人气,缺乏生活的气息,人们来这里如何体会乡村的味道?即便是来了,也是匆匆而过,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复游,这不能不说是思维短见的一种败笔。是把原住民请回来,让他们成为乡村旅游业态的一道风景和参与者;把大门拆除,让游客自由自在地走进来,更多地走进来,通过其他方式更多地获取利润,获取长远的利益。 多少年以前,中国人由衷地向往英格兰乡下绿色的田园,旖旎的乡村风光,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以及不久的将来,中国乡村美丽的景色,乡村旅游异彩纷呈的业态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其前景灿烂光明。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深入实施乡村“三大”行动,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实施乡村“三大”行动,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也说旅游]

2022/12/28

乡村振兴是持久战而不是攻坚战,不能一举而竟全功、毕其功于一役,只能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9个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聚焦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另一方面,锚定乡村全面振兴,要求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可以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既管当下、又管长远,更加注重乡村振兴的时度效。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大”行动,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统一于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并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厦支柱。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农业是主业,农民是主体,农村是主战场,农业、农民和农村“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处理好发展、建设与治理的关系,注重市场、政府与社会机制的耦合,协同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持续性建设和乡村有效治理,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行稳致远。聚焦富民产业助推乡村发展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在发挥市场在农业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聚焦富民产业,发展县域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实现农民富裕富足,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是农村的主业,要以第一产业为基本依托,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进而延长产业链,重塑价值链,实现农业与文化、教育、商贸、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以县域为空间载体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县域连接城乡、互嵌工农,不仅靠近农村农产品产地,而且也临近城市消费者群体,是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的理想单元。要引导大中城市产业有序向县域延伸和转移,鼓励县城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支持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三是以就业创业为主要抓手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一方面要支持农民工城市非农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也要改造传统农业,鼓励农民、返乡农民工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四是以绿色发展为根本遵循保护和开发乡村生态。良好的生态资源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大优势。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不仅要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开展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减轻并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要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推动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和实现,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狠抓民生事业落实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狠抓民生事业落实乡村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农民缺乏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致使资本、人才、技术和劳动等要素大规模、单向度外流,乡村凋敝问题日益严峻。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依托乡村建设向农村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不仅是政府的公共职能,也是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核心举措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狠抓民生事业,加强乡村持续性建设。乡村持续性建设要求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发展好农村民生事业。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接续掀起“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和“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二是扎实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交通网、物联网和互联网向农村倾斜、延伸和覆盖,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合理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扎实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加快城乡学校共同体、城乡医疗共同体和城乡养老共同体建设,大力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并向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社会补充保障,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基层创新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而柔性治理则是乡村善治的实现路径。乡村治则大局稳,大局稳则天下安。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富足的重要前提,也是乡村柔性治理的价值所在。与传统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不同,乡村柔性治理主要是指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秉持以人为本、平等互信、公平正义等基本理念,采取理性沟通、文教宣传、友好合作、协同共治等非强制性手段,以共同应对处理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事务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是协调好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基层创新,推动乡村柔性治理。乡村柔性治理要求调动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善治乡村。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推动社会组织基层创新,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三是鼓励公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效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妥善解决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来源于网上公众号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十大重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十大重点[也说旅游]

2022/12/28

01“乡村振兴”发展**(一)坚定乡村振兴“三步方略”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了近5年。这5年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和“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抓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各地也相应制定了乡村振兴规划和行动方案。同时,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还提出了“三步走”方略。第一步是到2020年取得重要进展,第二步是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第三步是到2050年实现全面振兴目标。“三步走”方略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阶段性目标,表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是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同步的战略,是个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实施的战略。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朝着第二步方略前行中,还有13年的时间,乡村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与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相对应的标志,就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并且基本建成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地区、阶层差距明显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处于主导的格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改革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关键,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综合配套的改革,下决心解决引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体制机制问题。(二)坚持“两山”理念“三大思维”乡村振兴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的关系。思路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准绳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涵丰富,其中“三大思维”是其精髓所在,一是坚持底线思维,二是坚持发展思维,三是坚持转化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关键是要做好“转化”这篇文章,也就是做好“将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篇文章,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首先,确立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生态产业化的路径,也可称为直接转化路径,主要针对可直接市场化交易的生态资源与产品。二是产业生态化的路径,也可称作间接转化思路,通过关联性产业,使难以直接转化的生态资源价值在关联性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体现,形成产业发展中的生态溢价,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市场价值。其次,要配置好生态价值转化机制。第一,政府机制。实践中,对于难以直接转化又具有公共性的生态价值,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第二,社会机制。运用社会资源力量是转化生态价值的重要机制。建立生态公益基金、激励民众对生态的转移支付,应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机制。第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转化生态价值的主要机制。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本质上都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市场机制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建构,以实现包括生态资源在内的要素市场化配置。再次,要重视生态转化价值的共享。乡村生态振兴要建立乡村生态及其转化价值的共享机制,不仅使“绿水青山”为广大民众共享,而且还要使转化的“金山银山”能为广大民众共享,尤其能为乡村广大居民所共享,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源泉。为此,在乡村生态资源转化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资源生态产权与治理制度建构中效率与益贫的相互协同。要用好政府产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杠杆,体现乡村生态振兴和生态转化对普通农民的包容性和惠顾性。要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股份化、股份合作化的改革,引导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广大小农和贫困农户发展,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中小农户、贫困群体与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和共富发展。(三)确保农业农村“三个优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农业农村、教育、就业“三个优先”发展的方针。从实践发展看,我国教育和就业的优先重点也应该在农村,重点对象是农民,因此,贯彻落实国家“三个优先”发展的方针,实际上就是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确保农业农村的“三个优先”。具体而言,一是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二是确保教育与就业的优先发展重点面向农村和农民。很显然,这样的人力资本结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共同富裕发展的要求。由于如此大规模的低文化层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民工,因此,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优先,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改善。要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与就业导向密切关联的职业教育,争取到2035年实现农村学龄人口高中与职业教育普及率能达到80%以上。其次,要优化乡村教育空间布局。发挥数字化和互联网功能,推进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扩容,实现城乡教育资源融合与共享。再次,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优先。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和用工制度,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鼓励并支持农民和农民工通过自主就业、受雇就业、合作就业、兼业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与创业,保障广大农民和农民工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就业增收。02“乡村振兴”实践运行(一)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还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现代农业的“三大体系”既有相互联系性,又有各自的内在特性。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框架结构,突破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边界。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既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又包括二三产业的农业范畴,即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简言之,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不仅是全产业链的农业体系,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多功能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这样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还能支撑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部分。现代农业的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体系。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基础性要素,而且还包括技术、数字、生态、文化、制度等赋能性要素。现代农业的生产体系就是嵌入赋能性要素的农业基础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体系,它体现的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形态、生产效率和农业的综合生产率。这种生产方式、生产形态、生产效率和农业的综合生产率,既可以通过产业分工基础上的集聚得以体现,也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分工得以体现。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营运体系。将其独立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的一大体系,在于这一体系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重要性,它关乎现代农业发展的效率。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是经营主体与经营制度集合的体系,其中主体是行为主体,或者说是生产体系中的基础性要素,而制度是行为主体的行为指南,也就是生产体系中的赋能性要素。作为赋能性要素的制度主要体现为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制度范畴,即产权、组织、合约、规章。作为基础性要素的主体,在现代农业的体系中就是相关的经营组织,主要包括家庭经营组织、合作经营组织、集体经营组织、公司经营组织等。在这里,组织具有双重的属性,既是行为主体,又是制度,不同的经营组织既是不同的经营主体,又体现的是不同的经营制度。从这一意义上讲,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就是与这些经营主体相匹配的经营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由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公司经营等经营制度所构成的经营体系。而不同的经营制度又内含了与其相适应的产权、组织、合约和规章等制度的安排,形成了相应的经营制度的治理结构。现代农业体系中不同的经营制度具有各自适宜的领域,相互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构建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并不是要以某种经营制度取代另一种经营制度,而是要完善不同的农业经营制度,使这些不同的经营制度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并且实现相互间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二)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三产融合”主要是指农业一二三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及其与关联性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多功能发展,其本质就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纵向一体化的升级,对于增强农业竞争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就业与增收渠道,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核心体现是产业的纵向融合。但就我国农业产业而言,农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是农业生产,尤其是上游农业的基本特征,因此,要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纵向融合,前提基础是实现上游农业的横向融合。有效的路径是通过合作制来实现上游农民的横向联合及其生产的横向融合,以使上下游产业或交易方形成相对均衡的纵向融合基础。除此之外,由于农村“三产融合”还会体现农旅、农文相结合的多功能性,因此农村的“三产融合”还需拓宽产业融合的视野,要在产业融合中引入“产村融合”和“产城融合”的理念,实现产业与空间的有效融合,城市带动乡村的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重点是要构建两个机制。一是构建与“三产融合”相适应的经营机制,二是构建与“三产融合”相适应的利益机制。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民的组织化以及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的有机结合,是农民参与“三产融合”,并且在融合中获益的必要前提,但还必须有其他机制的匹配和创新。首先,在农业合作制基础上引入股份制,其次,鼓励工商企业(资本)在“三产融合”中进入适宜的领域,即农民干不了的领域,同时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和共赢关系。再次,在“三产融合”中发挥好政府政策助推脱贫农户、小农户融入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度和使用效率,防止产业组织异化、经营制度扭曲和农民利益受损。(三)推进“三种类型”规模经营农业的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体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与工业的规模经济有一定的区别。前者主要是指农民这一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与土地关系更密切,而后者主要是指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资本关系更密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类型多样,农民从事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注重适度性和多类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本质是农业经营者的比较利益,这种比较利益是从事一定经营规模农业主体的机会成本。比较利益具有动态性,随着农业和非农产业经营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在于过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农民增收,不利于农民从业积极性的激发,但过大的经营规模也有可能导致农业经营粗放化所导致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以及农业经营者相互收入的失衡。在农业经营规模适度性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农业规模经营的多类性,不能仅以土地经营规模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多种类型农业规模经营的缘由在于农产品的多类型和农业的多形态特性。就农业产品的多类型特性而言,主要可以体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主要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为主;二是偏向于资本密集型的农产品,主要以加工农产品和设施农产品为主;三是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主要以蔬菜、水果、茶叶和养殖类产品为主。在这三种类型农产品中,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规模经营主要取决于土地与资本的匹配关系;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规模经营主要取决于投入的不变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匹配关系,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规模经营主要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匹配关系。实践中,农业规模经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土地规模化经营,二是服务规模化经营,三是复合规模化经营。如果从农业规模经营与经营者的比较利益关系看,农业的规模经营还可以跳出第一产业的农业。农民可以通过向下游延伸的产业化经营和多功能发展,实现纵向延伸和多功能发展的农业规模经营。总之,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既要从比较利益原则出发,把握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又要从农产品和农业的多样化特性出发,注重农业规模经营的多样性,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四)建构“三层协调”服务体系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既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类型之一,更是农业家庭经营不可或缺的支撑体系,是现代农业双层经营的重要组成。实践中,农业服务体系具有三个层面的多元化的特点,即服务主体、服务机制、服务产品(领域)三个层面的多元化特点。一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合作社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社会组织主导型等。二是服务机制的多元化。主要包括:(1)服务外包化的机制,即市场化机制;(2)服务内部化的机制,即非市场化机制;(3)服务外包化与内部化相结合的机制,即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相结合的机制。三是服务产品(领域)的多元化。例如生产服务、营销服务、信用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依据上述农业服务三个层面的多元化特点,建立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需要着力于“三层协调”的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建构,核心是建立服务主体、服务机制以及服务产品(领域)相互协调与优化配置的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从多元化的服务主体看,政府主导的农业服务已从过去统包统揽的行政服务形式,转变为政府直接提供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退出由市场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企业(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运行)主导的农业服务在服务产品和服务领域方面不断扩大。社会组织(指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等)主导的农业服务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较大的进展。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合作社主导和农业行业组织主导的农业服务正在呈现出发展态势。从各国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格局及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看,以农民合作组织服务内部化为核心的农业服务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建构重点。为此,政府应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增强农业合作组的服务功能,推行政府向合作社购买服务,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合作社主导的农业服务。从多元化的服务机制看,需要把握好农业服务外包化与内在化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市场化服务和非市场化服务的关系。首先,要促进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支持合作社联合发展和扩容发展,积极探索建立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社的联合社,拓展合作社农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合作社对小农的带动性。其次,要通过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转换,赋权农业行业组织,增强行业内部化服务功能。此外,要把握政府提供农业公共性服务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关系。无论政府的农业公共服务是以直接的方式提供,还是以购买的方式提供,都应体现对服务对象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对于以市场机制运行的政府购买服务,如给予购买补贴的农机外包或市场化服务,补贴方(政府或集体)应对服务价格进行调控,避免被服务方(农民)不能得到服务补贴的益处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同时,也要加强公共服务的效率评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为此,一方面要清晰界定农业公共服务品的概念和受益对象,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公共服务的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小农和贫困农户,对农业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平性的反应。从多元化服务的产品(领域)看,总体上服务的产品门类与领域在不断扩大,但服务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其原因主要还是服务体制与机制及政策的不配套与不完善。数字化信息服务在乡村治理、居民消费方面已获得较快推广与应用,但在产业应用方面仍存在普通农民数字素养水平低对数字化赋能服务不很适应的问题。当前农业服务产品(领域)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或合作社有需求的服务产品,如保险、抵押、信贷等金融服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尤其从合作社对农民的服务品种门类看,农村的合作金融服务至今没能在农民合作组织系统内开展,而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又很难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以致广大农民长期以来所面临的抵押难、信贷难、融资难等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削弱了农民市场主体的地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亟需引起高度重视。(五)建立“三治合一”治理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治理有效”是重要组成。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合一”,实现“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和乡村治理现代化。首先有必要阐明“自治、法治、德治”的内涵与内在关系。任何治理体系都具备不同维度的观察视角,“自治、法治、德治”体现的是与治理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维度,一是治理方式的维度,二是治理制度的维度。“自治、法治、德治”中的“自治”是与“他治”相对应的治理方式,这是治理体系中两种基本的治理方式。从治理主体和客体(治理对象)在治理体系的关系看,如果两者同为一个主体,治理就处在“自治”偏向的状态,反之,则处于“他治”偏向的状态。“自治”是治理的内生化,是治理主体被赋权基础上自主化和自我约束的治理。“他治”是治理的外在化,它通常体现为治理主体对客体(治理对象)的激励与约束行为的规范,构成治理客体的制度环境与行为准则。“自治”与“他治”也是相对的,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看,“他治”具有普遍性和**性,而“自治”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只有被赋权的区域化与组织化的群体,才有可能实现相应的“自治”。“他治”的重要意义在于维系国家机器的运行和经济社会的秩序,而“自治”的意义在于治理客体自主性、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和治理手段更贴切更有效的运用。我国乡村治理“三治合一”中提及的“自治”,是要发挥乡村治理中的村民群体自主性,提高其自治能力,但又不排斥“他治”,而是要与“他治”有机结合,达到“治理有效”的目的。“自治、法治、德治”中的“法治”与“德治”,是治理体系中两种类型的治理制度,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就是两种Z基本的治理制度安排。一种是正式性制度的安排,“法治”属于这一范畴。另一种是非正式性制度的安排,“德治”属于这一范畴。正式性制度是对主体行为具有硬约束,行为主体不遵循它,就有可能付出各种代价的制度或行为规范,例如法律、法规、规章等;而非正式性制度是对主体行为具有软约束,但人们通常也会遵循的制度或行为规范,例如传统、习俗、宗教、道德等范畴。正式性的治理制度通常具有立竿见影、成效明显的特点,但往往存在实施成本(过高的制度实施成本有时会降低制度效率,甚至于使制度流于形式)和制度寻租,以及主体行为改变具有表象性等问题。非正式性治理制度的重要特点是实施成本低,并且主体行为的改变往往出自内心的自觉,但在人际交互信息不对称、人的行为理性有限,同时机会主义盛行的社会,这一制度也存在难于对所有主体行为都有效的局限性。基于对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德治”的内涵及其内在关系的阐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现“三治合一”的“治理有效”和善治乡村,关键要从国家制度体系特征和乡村实情出发,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高度重视“他治”与“自治”相协调,“法治”与“德治”相匹配。首先是完善“他治”与“自治”相协调的制度体系。一是完善充分体现党领导的“他治”制度体系,二是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三是支持各种类型村民自组织的发展。缺组织、缺权能的农民,不可能真正成为乡村治理中具有自主性的“自治”主体。因此,不仅要赋予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而且也要支持有利于村民自主的自组织发展,如村民互助、村务监督、村庄社区环境治理和设施管护等村民自组织的发展。其次是重视“法治”与“德治”相匹配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要重视乡村治理中正式性制度与非正式性制度的有效匹配。一要深刻理解“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二要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我国具有悠久的优秀文化历史传统,广阔多元的乡村是这一传统的主要传承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与“德治”关联的文化元素,将这些文化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与当代社会倡导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相匹配、相集成,就会形成适应乡村“德治”的非正式性制度体系,这样的“德治”就能与上述所说的“法治”与“自治”相匹配,相互补,相融合,真正形成“三治合一”“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03“乡村振兴”改革深化(一)深化供给侧“三个激活”改革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5年被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运行的供需结构长期存在错配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农业也不例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基调,就是改革、稳定、发展相协同,改革是着重“三个激活”,即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稳定是确保“三条底线”,即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展是突出“三大调整”,即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从“三个激活”所涉及的改革看,激活市场的改革至关重要。市场不活,市场就不可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激活市场,既要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又要进行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清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行为边界。有为政府不等于政府包办一切。有为政府首先是公共事务的承担者、责任者,还应该是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府。因此,只有同步推进与市场制度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才能真正形成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相互匹配,高效运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目的。事实上,只要市场被激活,要素和主体的激活实际上已经内含其中。从这一意义上讲,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激活市场除了政府职能转换改革外,更需要激活要素和主体,因为要素和主体的激活是市场激活的前提。为此,要高度重视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对市场主体的赋权与培育,以提高农业供给侧的要素配置效率和市场主体行为的能力。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不协调现象,既与政府的过度干预有关,也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滞后、经营主体行为扭曲有关。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农业的强势参与和干预,致使农业经营主体普遍依附于政府,而不是市场,行为发生严重扭曲;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产权制度不完善,致使土地和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和市场配置能力不足;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财产权利的不完整,致使农业劳动力受制于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流动不很充分,并且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常常被低估。至于资本要素的市场化,则因农民金融产权的不充分,农村资本在市场上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政策性金融,而不是市场性金融或合作金融。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市场主体的赋权与培育,重点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民住房制度和社保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同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和更完整的要素经营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而不断增强市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主导性和对农业供给侧要素的配置能力与配置效率。(二)深化“三权分置”产权改革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这一中国特色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在农村的一大创新。目的是要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既赋予与保障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赋予与保障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不仅是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更重要的是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强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经济与社会的双重目的。现实中,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集体经济都是“经社”合一的组织,不仅有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的职能,而且也有管理农村社区社会的职能。换句话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承担乡村基层治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的职能。因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既是更好发挥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作用的需要,也是在农村追求政府和市场两种制度优势能够相互匹配的需要。实践中,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在“三权分置”制度架构下,还存在需要破解的问题。首先,尽管已经赋予农民(集体成员)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的资格权,及其房屋的使用权与继承权、以及集体经济收益与资源资产的股权等权益,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农民土地承包权难以有偿交易,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不能买卖和农民拥有的集体股权难以对外交易等约束。这些约束一方面使得农村不少的资源要素和农民主体不能被充分激活,难以深度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农民难以成为权益完整的市场主体,如农民在信贷市场上经常因产权不充分,抵押性弱而面临信贷融资难的问题,进而难以与其他类型经营主体进行平等市场竞争。其次,村集体经济尽管拥有集体土地、宅基地和其他集体资源的所有权,但是,这些集体所有权似乎基本处于虚置状态。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因为拥有所有权而获得相应的收益,而且普遍缺乏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大多需要依靠政府的项目支持或转移支付才能得以正常运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处在艰难境地。破解这些难题的思路,不是把赋予农民的权利收回,也不是放弃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而是要从系统思维出发,通过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点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首先,要深刻认识我国农民财产权利难以完全进入市场的深层原因。它并不完全与土地公有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有关,而且也与我国农民拥有的诸多权利具有生存权和发展权相粘连、难分割的特点有关。在我国,农村土地不仅具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很大程度上还承担了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完全建成城乡一体和平等的公共保障制度体系,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水平,有些甚至还是缺失的。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制度对于农民来说,首先是一种生存保障的制度,具有生存权的属性,但同时,土地和房屋对农民并不仅仅是种生存权,而且也是一种发展权。这意味着,现行“三权分置”下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资格权,实际上都内涵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生存权类似于基本保障的权利,是一种公共权利,是不宜进入市场交易的权利。在这样的产权属性结构下,即使农民在土地上的发展权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但在国家公共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取代土地对农民生存保障的情况下,允许农民交易宅基地及其房产,或可以交易土地的承包权,都意味着农民的生存权也进入了市场,这显然有违生存权这一具有公共保障性质的权利不宜市场交易的原则,如果允许交易,那么在国家公共保障制度还没能完全替代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的情况下,就会隐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风险。其次,要既审慎又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我国农村改革已到了需要综合配套推进的阶段,既要审慎对待,又要积极推进。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城乡一体与平等、可随权益者流动的公共保障制度与体系。要尽快用国家公共保障制度取代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实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相分离。这一制度体系的尽快建立,无论对于农民生存权的确保和发展权的充分实现,农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广大农民成为共富群体,还是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微观基础建立,以人为本城镇化的实现,乃至农村集体经济与生态资源的进一步盘活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都极为重要。其次,在国家公共保障制度取代土地对农民公共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国家应进一步赋予集体和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和资源资产的市场发展权,以进一步做大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同时,在“三权分置”基础上,稳步推进“股社分离”改革,深化“股份合作”改革,分好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形成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建设用地和集体其他资源资产可市场化交易、用途可管控,集体与农民共同拥股、股份合作、可进可退可交易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新模式。此外,农村集体经济要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发挥集体组织平台功能和社区管理协调优势,为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产业发展中提供合约、信息、治理等方面的服务,实现集体与农民共赢发展基础上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文章来源于网上公众号 【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文旅项目开发运营的几大思维

文旅项目开发运营的几大思维[也说旅游]

2022/12/28

随着疫情政策的逐步放开,我国旅游市场将有序回暖,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旅游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但面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景区运营者需明确以下几种思维,并灵活运用。 第一,差异化思维。旅游市场主要面对两个人群:一是现代人,二是城里人。旅游者所追逐的无非就是一种不曾感受过的生活方式,这种差异化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大维度。空间维度方面,无论是自然风光和风貌,还是人文上的风物、风俗、风情和风味,都是旅游者产生旅行动机或者观光诉求的*初来源,这种差异化当然是距离越远越有新鲜感和诱惑性。时间维度方面,越古越好,近古就不如远古神秘,传统农耕就不如原始农耕更有吸引力,因为老的东西更显原始、原真、古拙、淳朴的生活气息。第二,原生化思维。首先,明确自然资源开发原生态化。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宜本着保护性利用原则,注重策划,融入人文,多些创意,少些建筑。其次,知晓人文资源开发原生活化。文化源于生活,那就让文化回归原本的模样,回归本真、纯粹和自然,因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生活体验。第三,定位思维。定位是旅游策划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旅游策划属于顶层设计,是解决旅游战略、方向和路径问题,是旅游项目规划和开发的灵魂,涉及旅游主题、市场、目标、功能、形象定位等一系列定向问题,是旅游规划主体——产品概念策划的依据和立足点,是旅游产品设计和业态布局、提升、优化的前奏。 第四,活化思维。文化需要从书本中走出来,从历史中走出来,从传说中走出来,这就是文化的物态化、活态化和业态化。文化物态化乃观光旅游所需,是初级版的景观化和形象化;文化活态化乃休闲旅游所需,可使游客产生对文化的交互化、情境化乃至沉浸化感受,是文化活化的升级版;文化业态化乃度假旅游所需,是文化的产品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可以说是文化的休闲版。从旅游市场诉求考量,文化活化的*高境界当属原生活化,这是旅游体验和沉浸的重要方向,对于旅游休闲和度假尤为重要。第五,非标准化思维。标准化景区创建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景区基础服务设施的园林化、公园化、大众化形制,不少景区的游客中心看上去就像城市广场,景区大门、游步道、厕所、停车场等一应设施,除了个性文化上的差别,基本是雷同的,以至于造成了景区外在形式上的千景一面。  懂得以上五种运营思维,在景区开发和景区管理过程中,就会减少大量无用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公司、旅游策划公司哪家好、旅游策划公司排名、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排名、景区策划、景区规划、景区营销、田园综合体、景区推广、景区运营、景区运营公司、景区直播、景区直播怎么做、景区二消、景区升级、旅游培训、旅游培训机构、农旅融合】

TEL: 400-8593-166/15921254868    MAIL: liye@liyejigou.com     ADD上海市长宁区剑河路888号D33幢